《万万没想到–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》读书笔记

作者: loaf 分类: 阅读 发布时间: 2016-04-10 16:00
Part One 反常识思维
  • 反常识思维
常识常常是错的,因为常识是基于不靠谱的直觉,而理性思维则基于分析,关键在于取舍(tradeoff),先判断价值于成本,再决定取舍。
但是问题在于为什么我们的直觉常常的错的,难道错误的直觉会有进化的优势吗?或者说,相对于正确的决策,更重要的是快速的决策。一个错误的决策也好于没有决策?
  • 别想说服我
每个人都有“确认偏误”(confirmation bias),我只相信符合我现有观点的证据。或者说,我对证据的不平等的要求,符合我现有观点的,我对它的标准很宽松,反之则很严苛。
这其实和上章的直觉有类似,就是我们尽可能地不让自己处于一个选择困难的境地,这样可以快速的进行一个决策。
但是,如果我们超越了本能,我们希望追求真理,就不得不常常评判自己的各种现有观点,放弃缪误,接受正确的观点。所以说,追求真理是反人性的,人们常常说“求道”,道是要求的,不是顺其自然就能得到的。
在14页,甚至有一个实验说明,这种确认偏误是有生理学证据的,给出一个不同于你观点的证据,你会关闭大脑中负责逻辑推理的区域,激活负责感情的区域。
关于争论,原来我相信一种说法,所有争论的问题其实都是“名词”问题,也就是说,大多数的争论之所以是“鸡同鸭讲”是因为大家不是在同一个语境中争论,甚至对争论主题的概念都没有明确。看起来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。
结论就是:1)别和傻子争论 2)进步的关键在于启蒙,全社会有了科学的基础,社会才能进步。  3)要时时提醒自己,可能我是错的。要经常整理自己的观点。
  • 真理的追求者
科学工作者之所以是人类的精英,在于他们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是需要超越人性本能的,正是因为他们这种超越人性的努力让人类不停地进步。
  • 坏比好重要
心理学上的一个常识,就是损失厌恶。我们可以说这是不理性的,但为什么人类总是进化出这种“不正确”的特性呢?
  • 最简单概率认的五个智慧
这篇文章其实说是的五个理性思维的基础
1)随机
2)误差
3)赌徒谬误
4)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
5)小数定律
其实关键就一点,那就是“随机”要直接理解随机和概率,自然就会对世界的真相有比别人更正确的认识,但是,这会让你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吗?有点让人困惑,其实在本书的后半部分,有一些例子,说明了,一些错误的观点也许更有进化优势。比如说赌徒谬误吧,一百个理性人、一百个有科学思维的赌徒和一个百个有错误认识的赌徒,一百个理性人不参加赌博,所以他们没有损失也没有收益,一百个的科学思维的的赌徒,知道这是一个概率问题,他们的赌注是理性分配的,考虑到赌场的收益,在公平的前提下,他们会总体上亏损,但亏损是与他们自身财富相关的,而最后一百个有赌徒谬误的赌徒,相信在输的的情况下会增加赢的概率,所以会增加赌注,他们会尽自己所有,会坑蒙拐骗,会尽别人的所有进行大额的下注,也许会有80个资金链断裂,没有办法继续下去,会有19个被债主或者赌场砍死,但即使是很小的概率,还是有可能会有一个人赢一把大的,这个赢家在这三百个人当中,会成为绝对的成功者,这种成功与普通人相比会巨大到他拥有压倒性的进化/竞争优势。
  • 一颗阴谋论的心
阴谋论的错误在于
1)混淆了相关性和因果性
2)误解了合理性与可能性
我们喜欢阴谋论,对于未经过科学思维训练的人来说,是因为本能。而对于有科学思维方式的人来说,很多情况下基于娱乐。
  • 桥段会毁了你的生活
本篇文章说的其实是:我们以为的玄妙的艺术,其实也都是可以用数学来分析的,科学方法会打破人类许多美好的幻像。但我们可以把冰冷的科学上升到艺术的境界。
记得有篇文章谈到过,爱情的化学基础,但是即使承认化学产生了爱情的幻像,人类也可以享受并歌颂爱情的美好呀。
  • 健康的经济学
其实这和上篇的本质一样,你以为不能用金钱衡量的东西都是可以用金钱衡量的。
这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,我可以被感动,但我不应该是因为被欺骗才感动。或者更进一步,我被骗而感动,我至少要知道自己是被骗而感动。
  • 核电站能出什么大事
这又涉及另外一个问题,对于个人来说,我们可以是非理性的,但对于公共决策而言,理性才是更合理的选择。那么,决策过程,或者说政治制度就成了决定一个国家,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了。
知识本身没有什么新奇的,运用知识的方式才是关键,但我们能希望在一个全民愚昧的前提下作出正确的行政决策吗?也许这正是我们选择独裁政体的一个理由,民智未开民权是灾难。
Part Two  成功学的解药
  • 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
关键在于自控力吗?
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,需要消耗能量,所以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分配意志力,如果快速地提高、恢复意志力。
做选择会消耗意志力,所以商家常常用一种“决策疲劳”原理来做聪明的推销(70页)。
  • 匹夫怎样逆袭
按书中的方法,其实不仅仅适合匹夫(弱势方),而是适应任何人,要赢的关键在于
1)知己知彼,以已之长避已之短。
2)改变规则,不能按对手的打法去和他玩。
  • 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
简单的重复不成关键,时间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。一万小时也不是必要条件。
这篇文章是本书中最有实践性的文章了。对我而言是操作意义很大。
1)只在学习区练习,就是,只有对那些半懂不懂的知识,练习才有意义,已经熟练的,没有必要练,不知道的,想练也没法练。所以,关键在于如何动态地发现“学习区”,这需要实时地评估,然后大量地有针对性的练习。
2)在一个学习区内,基础练习最关键。方法是大量的重复和高度的针对性。哪里不会练哪里。
3)得到快速有效的反馈,这就是教师或者教练的重要性了,随时盯着,随时对学习效果反馈,这种反馈不是表扬和批评,而是指出错误,必须按照“指出错误,演示正确,纠正错误”的过程进行。
4)学习需要安静和单独练习。练习总是很枯燥和痛苦的,没有什么快乐学习寓教于乐的说法。
5)奖励刺激和培养兴趣都很重要。
  • 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
想象力的基础是知识,而追求知识过程中产生的新知才会超越人类现有的想象。
也就是说,我们认为表现人类智慧的无限想象力,其实局限于我们现有的知识体系,再进一步,我们现有知识体系,会不会是局限于我们的认知手段,而我们的认知手段又局限于我们的生理基础呢?有点难说啊。
  • 思维密集度与牛人的反击
阅读效率的问题,其实这个原理可以表现在任何方面的学习上。
  • 上网能避免浅薄吗?
知识是有等级的,是否能避免浅薄的关键在于你用时间花在什么等级的知识上。
  • 高效“冲浪”的办法
分级,是一种高效选择有价值知识的方法。
其实,这里的关键在本部分的一开始就已经提到了,关键在于自控力。我们不是不知道怎么选择,而是挡不住诱惑。
  • 笔记本就是力量
本篇也是我觉得最有实践性的文章之一,写读书笔记,用正确的方式写笔记,当然,对于每个人来说,哪些方法最有效,未必是相同的,但是可以都可以试一试,就我看来,思维导图,也是有意义的,尤其在我们的思维方式被上网冲浪训练的能放不能收的情况下,思维导图提供了一种帮助自己在零碎信息里不迷路的好办法。
  • 用强力研读书
提供了一种精读的方法,很有借鉴意义,其实在精读上多花时间,才是真正的节省时间,要不然,看了等于白看,还不如不看。
我觉得,这种好书看两遍,第二遍做笔记的方法很好。
  • 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:三个竞争故事
对于落后者来说,变化的机会成本比较低。所以,应该利用这一点。
本质上来说,就是花脚的不怕穿鞋的。
其实这里有一些隐含的前提:
1)处于竞争当中
2)赌注的代价
3)人海战术,由巨大的代价追求胜利。
  • 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
这几篇文章的内容大多类似,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相同的问题。
成功本身是一种概率问题,当我们用上帝视角来看待一切时是一回事,但我们身在其中,作为博弈的一方参与其中时又是另外一回事。
理性的好处是什么呢?它用在我们的决策时,有时反而会坏事,但在我们面临不同的结果时,理性会帮助我们理解现实,调整心态,自觉地进入另一场博弈。让我们不会被失败或者成功毁灭。
  • 夺魁者本色
睾酮水平决定了人的竞争意识,睾酮水平也可以反映在无名指和食指的长度比上,这可以是算是科学手相术了。(181页):)
而竞争能力,就是一个人面对竞争压力时的状态,又表现在COMT基因上。(183页)
  • 打游戏的三个境界
通过对玩电脑游戏的分析,也可以研究人类学习的方法。研究人们为什么喜欢玩游戏,也许可以开发出一种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。
  • 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
社交网络中弱联系的重要性。
但我觉得这里对于信任成本有点忽略了。相信一个人,也是需要成本的,这也是为什么与熟人合伙的情况更多一点。
Part Three 霍金的答案
  • 亚里士多德为何不数数妻子有几颗牙
其实动手与动脑并不矛盾,但现代科学的基础是从实证起步的。
这其实也是一种学习方法。也是一种理解新知的方法。
  • 物理学的逻辑和霍金的答案
科学思维的方法是实证,不光要解释已知的知识,还要能预言未知的现象。能证实能证伪的才是科学知识,能实证就是正确的知识,被证伪则是错误的知识,这才是科学思维的逻辑。
  • 怎样用统计实验检验灵魂转世假说
面对一种荒谬的理论,我们也可以用一个科学的方法来证伪。
  • 一个关于转世的流行病学研究
作者想说是的,转世是否真实,并未可知,因为现在的研究还不足以判断是否有这种现象。不过他在提到卡尔·萨根在《魔鬼出没的世界》一书中也认为儿童转世值得研究还是让我有些惊讶,(219页)我有这本书,但是还没有看过呢。
  • 摆脱童稚状态
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摆脱直觉式的童稚状态的唯一方法。
  • 怎样才算是主流科学?
介绍科学共同体的一些运行规则。
这其实也是一个基本规则,就是在讨论一个问题时,至少我们对一个名词要有统一的认知,要不然,就是鸡同鸭讲了。如果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主流科学,妄谈主流科学的打压就很无知了。
  • 科研的格调
这不是讲科学,讲的科学家的趣闻。
  • 喝一口的心理学与喝一瓶的心理学
从另一外角度分析心理学论文,可以说是批判性思维方式的一种训练材料。
  • 医学研究能当真吗?
相信科学,相信的是科学方法,而不是迷信科学家提供的结果,如果我们想偷懒,我们不得不面临被误导的结果,
  • 真空农场中的球形鸡
我们得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,只有了解这些才能理解并享受科学成果。这和上一篇文章,说的是相同的意思。
看了这书,感觉颇有收获,所以收藏了作者同人与野的博客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