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走于政治边缘的知识分子/《这个世界会好吗》

作者: loaf 分类: 阅读 发布时间: 2006-10-12 22:19

今天在看一本梁漱溟的对话录《这个世界会好吗》,想像一下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,面对困苦无助的民众,游走于各种政治力量之间,只想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具体的事(比如教育、乡村建设),我们能说他的眼界是大呢还是小?
从中国近现代史的角度来看,梁漱溟可以说是一个政治人物,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,其实他更是一名游走于政治边缘的知识分子。什么是知识分子,现在的官员按官职大小,大多拿到一个学士、硕士或者博士文凭,但他们却很难让人承认是“知识分子”。用Google搜索一下,关于“知识分子”的定义,中外名家的言论汗牛充椟。回过头来考虑一下自己的想法,为什么我会认为梁漱溟是“大知识分子”呢?一是因为他的“乡村建设”,二是因为他与毛泽东的争执以及他对这种争执的态度。
就前者而言,我想,他不是不知道,在上一世纪的30年代,这种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力是微乎其微的,在对话录中,我没有找到他本人谈到的从事乡村建设的原因,但是文中有提到过在这件事上和他交往和合作过的人,以及部分这些人的背景和行为,从中我看到了一个完整的知识分子群体以及他们最终坎柯的命运。他们有足够的智慧和人格魅力,但是他们的选择却是对他们个人命运最不利的。当身陷其中时,我相信他们对于时局的判断一定比我们这些后来者更加悲观,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精神去支撑他们,是儒家的“仁”还是佛家的“悯”?我想,当时即使问他们本人也得不出答案的。只能说,他们受到的教育使他们认为这是他们的责职,这是他们对于民族、国家的责职。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,就是作为知识分子的一个基本条件。梁漱溟说“几时你超脱了自私,几时你超脱了渺小”。这种人,在现在社会中仍是存在,徐本禹的学历可能没有教育部的那个什么发言人高,但是他才能称得上是“知识分子”。
对于梁漱溟来说,真正令他名声大噪的却是他与毛泽东的争执,一夜之间成了反面典型。书中谈到当时的争执焦点其实很简单,梁认为中国历史上就没有类似西方那样的明晰而固化的“阶级”之分,只有“阶层”,而且,各个阶层之间都有着互相流通的渠道,所以反对“阶级斗争”的说法,毛泽东的想法却不是这样。令人敬佩的不是观点的对错,而是梁漱溟在面对压力时的“保留意见”态度,体现了一个独立知识分子的脊梁。尤其难能可贵的是,这种强硬不是为强硬而强硬,而是对自己知识一个自信和肯定,他说“学问是解决问题的,而且真的学问是解决自己的问题”。这里,他一口气解决了两个问题:一是“真”的问题,学问是为追求真理,静下心来做学问,自然是努力追求真理。二是自己如何面对“真”的问题,这就是他所说的“解决自己的问题”。知识分子不是“迂”而是“真”。
然而,一个人,一旦我们可以称之为“知识分子”,就决定了他注定只会游走在政治的边缘。因为其影响力、道德感召力,加上他的个人能力,使得他必然会成为各种政治力量追逐和利用的对象。而知识分子追求“真”的天性,使得他们不旦追求目标的正当性,也顾忌手段的正当性,这决定了他们在社会政治中只能起到一个陪称的作用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